三分鐘看懂化纖巨頭2017年報成績單
4月22日晚間,恒逸石化(000703)發布2017年年報,各項經營指標大幅提升。值得關注的是,恒逸石化自重組上市以來,在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非常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在完成送紅股、股本轉增的同時,累計現金分紅達11.3億元。
恒逸石化表示,將繼續堅持鞏固、突出和優化主營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石化產業鏈,完善“滌綸+錦綸”雙輪驅動的產業鏈和 “石化+”多層次立體產業布局,持續推進科研創新工程和大數據應用技術,逐步實現全流程智能化、數字化管理,激勵創新人才團隊,力爭發展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石化產業集團之一。
若本次收購順利完成,公司將增加220萬噸優質聚酯長絲產能。同時擬利用配套融資在標的公司對現有聚酯纖維產能進行升級改造,將進一步擴大上市公司主營業務規模,實現公司聚酯纖維板塊規模成本、品質效益的提升,增強上市公司市場影響力,有效提升上市公司在聚酯纖維行業的競爭優勢。
同時,聚酯纖維作為上市公司現有產業鏈后端業務,此次并購將完善公司自身產業鏈結構。標的公司的聚酯纖維產能有利于公司的產業結構特征由菱型結構向水平型結構邁進,提升了上市公司現有PTA產能用于自身產業鏈內部消化的比例,也進一步降低了上游煉化項目投產的運營風險。
中國經濟正處于“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的關鍵時期,傳統制造企業在高端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發揮前所未有的作用。
2017年,此創新舉動提升了部門間信息數據傳遞交換效率和產品質量,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增強了員工的幸福感和公司的凝聚力。以恒逸高新材料公司智能制造范樣板工廠為例,2017年投資1.8億元,實現良品率提升1.2%,減員300多人并降低離職率5%,庫容利用率從70%提升到87%,發貨效率提升了40%。
為適應公司繼續堅定不移深推組織改革需要,保持國內領先的產業技術優勢,恒逸不斷加大差別化纖維及其生產技術領域的科研投入與創新,為公司打造全產業鏈提供高端智力支持和技術保障。
文萊煉化項目的建設標志著公司跨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項目投產后,公司將有效突破原料瓶頸,實現國際化經營管理,實現“產業鏈一體化”戰略布局,顯著提高整體盈利能力和風險抵御能力。項目建成投產后,公司將借助文萊煉化項目實現“工藝一體化”,充分將文萊煉化項目中的產品應用到公司其他產業鏈中,有望將文萊項目打造成全球新型智能煉廠的典范,極大增強公司產業鏈競爭能力。
市場人士認為,恒逸石化作為PTA行業龍頭企業,隨著布局錦綸產業鏈,擴大滌綸產能步伐的加速,公司“滌綸+錦綸”的雙綸驅動效應已顯現,提升了行業集中度,增強了公司的競爭實力。同時,隨著文萊煉化項目順利開展,公司將打通石化-化纖全產業鏈,完成全產業鏈布局,將成為擁有全產業鏈化纖龍頭企業,提升整體抗周期、抗風險能力。